Wednesday, December 29, 2010

这个与众不同的圣诞节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纽西兰的圣诞节一定很热闹...
人潮拥挤?倒数?狂欢?....
圣诞节前夕的晚上,我与友人到了市中心走了一趟。
街上没有了周末夜晚的喧闹,没有炫丽的圣诞装饰,没有狂欢的圣诞倒数....
听说,纽西兰人的圣诞节都在家里与家人度过,好比在家里一起吃一顿丰富的火腿大餐。
同时,圣诞歌曲,圣诞树,圣诞装饰,圣诞卡也默默地散逸圣诞节温馨的气息。
我,当然也陶醉在这个令人感动的节日里。

圣诞前夕
时间:夜晚9点
地点:Mt Victoria
人物:嘉莹,旧屋友,各国的朋友

Elaine说圣诞节庆典的由来


这个糖果的形状代表Jesus(耶稣),红色代表耶稣为人们流的血
真的不好意思,我忘了捕捉我火腿餐的画面,哈哈!美味可口!
这个聚集不同国籍朋友的圣诞,与众不同。:)

圣诞节 
时间:傍晚5点
地点:Johnsonville
人物:Paul,Orion,Laura,Eva,Amy

Laura and I
Paul为我们准备的马拉松圣诞大餐就快要开始了!:)







真的谢谢Paul&夫人的殷勤招待。
这个圣诞夜晚,在我们的笑声中过去了。

Tuesday, December 28, 2010

第五站:别具一格的Waitomo Cave


Waitomo是我这趟旅程的最后一站。
它距离Mt Maunganui两个小时半的路程。
但是,这一趟路程的风景是那么多趟以来最美丽的。
树木排列得特别整齐,草地的青色特别鲜艳,山坡的曲线特别美丽。
车子驾在绿油油的草地间的小马路上的我,拥抱着如诗如画的风景,驯良的小白羊,第一次感觉梦境原来与现实可以那么贴近。
难怪Lord Of The Ring (魔戒)之前会在中途的某一个小镇(MataMata)取景。



傍晚的催眠让我们从绿草茵茵的卡通世界走进了阴阴暗暗的偏僻小镇里,仿佛魔鬼就在前方一样,哈哈。
其实我觉得这种转变也挺合理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名为Waitomo的山洞。
Waitomo小镇真的漆黑一片,我们只能依靠亮片路牌的指引才能顺利抵达Backpackers。


Waitomo Caves号称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锺乳石及萤火虫洞。
在林林总总的参观配套里,我们选择了最经济的45分钟Waitomo Caves Tour。
说最经济其实也不太经济,个人门票为NZD46,马币100以上。
为了避免惊吓,破坏了萤火虫的生态环境及每位游客的安全,这趟参观全面禁烟、全程禁止使用相机及摄像机。
对不起咯,你们就听听我如何形容就好了,哈哈!:)


走进萤火虫洞的石灰岩洞里, 我看见了美丽壮观的锺乳石,石笋。
这些天然景象形状五花八门,有些还刚巧凑成我们都很熟悉的事物,例如圣诞老人及千层蛋糕等等。
老实说,马来西亚的椰壳洞在这一方面也挺不错的,但可惜的是我们的政府没有好好将马来西亚最独特,美丽的一面好好保护及发扬光大。
说到保护,我也在石笋上看到一些被破坏了的痕迹。
解说员说,在很久以前,来这里参观的旅客曾为了纪念自己曾来过这里,而在石笋上敲破一小块带回家。
这些旅客们,你们一秒的破坏,你知道它需要几千几万年才能重新形成吗


突然,我想起了解说员说的一个笑话,我本身觉得挺好笑的!
我们在地上看见一块很大块的石头,解说员说它是在某千年前从洞顶掉下来的。
我们往上看了一番,我们看见了另外一块有点不太稳定的小锺乳石,紧张了一下。
然后,她很带着很严肃的表情说,“它”可能明天就会掉下来了,哈哈,管你觉得好不好笑!
这个笑话,我把它归类成“冷面法”。


走着走着,我们走到了萤火虫的栖身地。
这些萤火虫跟瓜拉雪兰莪的萤火虫品种不一样。
它们吐出外型有点像珠链的透明丝线,丝线的湿贴特性帮助他们捕捉其它昆虫为食物。
同时,洞里的河水也提供它们足够的水分来避免干枯死亡。
看着这一大群闪闪发亮的萤火虫,及优雅动人的透明丝线,我彷佛倘佯在满天星光灿烂的大地。



为了更贴近萤火虫,我们坐上乘坐平底船, 滑到千万只萤火虫下, 幽幽光点密布头顶。
这一幕,肯定是我继续环游世界的“太阳”。


再见了!:)

Thursday, December 23, 2010

第四站:风景最美的Mt Maunganui


Mt Maunganui这个地方之前不在我们的旅游计划里。
但是,经过了好几个朋友的热烈推荐后,我们决定牺牲掉Zorbing这个听起来很酷的活动,而从Rotorua往紫色路线朝Mt Maunganui前进。
这两个地方距离大概80公里,路程大概1小时15分。
路途上,我们经过Te Puke这个最著名奇异果的小镇。
因为不想吵醒正在熟睡的朋友,我们也错过了一个走果园採奇异果的经验。


这张照片是我在车上把握机会拍到的Te Puke小镇风景。
说真的,我对这四天旅行的仓促感到挺遗憾的。
一,我觉得身心因太疲惫而无法真正放松下来,
二,我们得在地点的选择上做出一些割舍。
所以,我1月11日开始的南岛之旅,我已安排了比北岛长两倍的12天行程。


Mauao这座死火山,是Mt Maunganui最重要的一座山。
它很特别,因为它离海面的距离只有几个砖块长。
山的其中一边是适合海上活动的美丽海滩,而另一边却是被庇护的小港口。
所以说,有人说这里的3万人口很幸福,因为他们拥有美丽的海滩,还有最窝心的避风港。

码头

看到船吗?如果你要游泳还是行的哦!

Mt Maunganui最迷人的地方,是从Mauao山顶往陆地,海洋看的画面。
想到达山顶,我们现在就得出发了哦!


说真的,一开始我真的不把感觉可以走上山的难度放在眼里,直到我看到这个写说“体力中上才适宜”的阶梯。



虽然爬上这个又高又斜的阶梯很累,但是我知道我不爬的话一定会后悔。

半山的风景
突然觉得,爬这座山跟做人其实挺相似的。
当你越努力往前迈进,你看到你东西就更丰富,做人也是一样。
要让视野更开阔,你首先应先学会付出。

美丽海滩的方向
从顶点往下看,我看见了Mt Maunganui城市的优雅。
房子,店面都集中在沿海地带,整个城市的线条都以海岸线作依归,漂亮。
而且,这里的海滩在纽西兰非常有名,洁白沙滩,湛蓝海水是这里的特色。

很长的海岸线

好湛蓝且透彻的海水


在下山的路途中,好几个正上山的朋友一直问我到底离山顶还有多远,我一样照答:“加油,你要到了!”
哈哈,他们真的不能放弃的,因为不到顶点太浪费了!


近1个小时的上山路程及20分钟的下山路程,谋杀了我很多菲林,同时燃烧了我好多脂肪,是时候吃吃冰淇淋了!



我很喜欢Mt Maunganui。
陆地及海洋的形状精致有质感。
还是同一句,有机会我一定再来!
再见!:)

下一篇=》北岛之旅的最后一站-Waitomo。

Sunday, December 19, 2010

第三站:毛利文化的深厚底蕴(Rotorua第二部)

                 毛利人(Maori)是纽西兰的原住民。
从网上的资料看来,“毛利”这个词的意思是正常人或普通人的意思,因为当初的欧洲人问他们的民族该怎么称,他们说他们是“普通人”,而把外国人看成“不正常”(Pakeha)的人。
如果你问说到底他们的祖宗源自哪里,真的没人懂,但从DNA的研究看来,他们的DNA跟台湾原住民挺靠近的。到过台湾两次的我,觉得他们的外表看来挺相似的。
欧洲人,十九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与毛利人有商业买卖,甚至向毛利人买地开垦,所以开始居住在这个当初称为“新世界”的地方。
毛利人于1840年与英国签了怀唐伊条约,成了英国殖民地之后,欧洲人开始大规模地定居在这个美丽的国家。
因为纽西兰与马来西亚同属英国殖民地的原因,所以在纽西兰你会看到很多古老建筑(尤其是火车站)与马来西亚的很相似。
我的老板是怡保人,在纽西兰住了近20年,每每看到这些地方,他都会说他最怀念的是陪伴他度过童年岁月的怡保老街。
Rotorua这个地方,是很多毛利人的根,因为很多最古老的毛利村都座落在这里。
我们参观的毛利村,名为Tewhakarewarewatangaoteopetauaawahiao,简称Whakarewarewa地热毛利村。
哈哈,这是我看过最长的字,但是解说员念得顺口得不得了,哈哈!



这个村子的名字,顾名思义跟地热有关。
首先,我带大家探索的是,毛利人怎么把地热能量与生活方式紧紧扣在一起。




这个毛利村的房子的外观跟马来村庄的很相识,唯一不一样的毛利村多了地热景象及硫磺味。


其中一个毛利人最闻名的,是他们的Hangi餐。
听解说员说,他们出门前把材料埋进地底里烹煮,回家时就可轻松开饭了,既简单又省钱。

我们的Hangi午餐!~
听说,温度高达摄氏170的地热能量还能把Brownies烹煮好。
对我来说,这种方式有点像Slow Cooker,有办法把食物焖得非常入味,但是它会把食物的口感吃起来很软,就好像我吃的玉蜀黍及Brownies。



用地底的温水洗澡,舒服又健康(听说水里含有一些保健的天然化学物质)。

坟墓
这些毛利文化,酝酿了近千年,所以坟墓,学堂,教堂(毛利人大多属基督徒),等等的建筑,都充满了浓浓的毛利艺术特质。



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他们很多石碑设计都有“睁大眼睛,吐出舌头”的图案。
从前,他们这样做目的是要把敌人吓走,保卫自己的地盘。
毛利人非常爱护自己的家人或民族,他们的祖先可以把最后一口气,都留给他们的“根”,尤其是当自己的地盘被侵犯的时候。
就算到今天,他们都非常重视“团聚”这件事,跟许多马来西亚的原住民一样。
但是,西方人开始发展纽西兰之后,毛利语曾经经过最艰难的时刻。
毛利长辈为了不希望小孩在社会上被孤立的原因,曾经禁止小孩们利用毛利语交谈,只许用英语。
听解说员说,当小孩们用毛利语交谈的时候,长辈就会让孩子感受藤条的威力。
但是,现在的情况好很多了,政府就已把毛利语灌进基本教育政策里。
这些毛利文化,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种族文化的威力。
它,是很多祖宗用血用累换来的文化产物,如果下一辈不保护,不珍惜,真的很可惜





这一趟旅行,最让我感动的是毛利人的文化表演。
突然觉得我的音乐体验太窄小了,只依赖市场上的流行歌曲,原来毛利人的音乐也是那么动人。
它们除了旋律优美,还充满浓浓的文化特性,从旋律到表情到动作。
虽然这可能是他们第一千次的表演,但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表演,是多么地认真,热爱,投入,甚至自豪。
你知道吗?他们的表演除了单纯演唱,还有高中低的几部和音,绝对专业。


她,低调地坐在舞台的左边,跟着音乐哼唱。
你的表情害羞,视线从来没有离开大哥大姐的表演过。
我想,
我相信她的梦想,一定是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想他们一样在台上表演毛利歌曲。
不晓得自己是因什么而感动,可能是我正回味着自己小时候最单纯的梦想,又或者是发现文化对一个人来说,意义原来可以那么重

说回天然地热景点,泥浆热湖,彩色湖,喷泉等等在这个村子绝对少不了。

热水喷泉

地热湖

橙色湖水

毛利文化游,绝对会是我纽西兰环岛游的经典。
最后,送你我在网上搜索到的表演片段。